亚里士多德在反对柏拉图脱离个别行为的"善"理念的学说,用人所独具的理性功能区别开了人与动物,而道德的问题主要就是理性如何控制和指导感官的问题。理性如何控制和指导感官问题,就要遵循中道原则,摒弃过度和不及而取其中。中道观并不是简单、机械、绝对的,而是"恰到好处"的选择,这种"选择"的过程就是人形成习惯的过程,成就德行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在处理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都以中道伦理观为前提,给予"公平""平等"局限性的定义,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相对性也就确定了没有没有过度与不及的中道,也没有中道的过度和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