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心理空间理论解读后现代戏剧的荒诞性
心理空间理论解读后现代戏剧的荒诞性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本文运用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分析后现代戏剧的荒诞性,认为后现代戏剧家运用荒诞的艺术手法构建的戏剧世界与现实世界,构成了二个输入性心理空间,并通过空间映射建立一个包含"现创结构"的输出性心理空间,即合理性概念的缺失和荒诞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并选取贝克特的《啊!美好的日子》作为例证来分析其荒诞性的构建过程。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关键词:
心理空间
后现代戏剧
荒诞性
《啊!美好的日子》
出版年:
2011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协办:河北师范大学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ISSN:
1007-5828
年,卷(期):
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