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中国的“波普艺术”——解析南京长江大桥的时代特征
中国的“波普艺术”——解析南京长江大桥的时代特征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南京长江大桥建于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政治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采用具像的、通俗易懂的、符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这同当时西方流行的波普艺术有几分相象。虽然两者所处的社会历史大环境有很大差异,但在某些方面是具有共性的。南京长江大桥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更多的是偏向于社会审美方面,而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文化传统方面。本文通过重点论述在这座建筑物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来阐明它的社会审美价值。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关键词:
南京长江大桥
波普艺术
符号学
革命现实主义
社会审美价值
出版年:
2011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协办:河北师范大学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ISSN:
1007-5828
年,卷(期):
201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