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吡咯均苯三酸铜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与分离产物聚吡咯的CO2吸附性能

聚吡咯均苯三酸铜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与分离产物聚吡咯的CO2吸附性能

扫码查看
聚吡咯的合成方法不同,得到的聚吡咯的分子结构和性能都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均苯三酸铜(Cu-BTC)为主体材料,采用碘氧化法在其三维孔道内实现了吡咯(Py)的自由基氧化聚合,得到了聚吡咯PPy@Cu-BTC复合材料.采用粉末XRD、SEM、FTIR、TG及N2吸脱附等方法对Cu-BTC、Py@Cu-BTC、PPy@Cu-BTC进行表征,证明孔内聚合的成功进行.Cu-BTC在聚合过程中保持了结构的稳定,其形貌也未发生改变.所制备的PPy@Cu-BTC复合材料基于主客体之间的电荷转移和π-π键的相互作用,其电导率为10?4 S/cm,相对于块体PPy及Cu-BTC模板至少提高四个数量级,是一种半导体材料.N2吸脱附表明,除去模板后分离得到的PPy具有多孔性,对CO2有着较好地吸收能力,其最大吸收值约为16 cm3/g,相对于块状聚吡咯,其吸收能力翻了一倍.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pyrrole@copper pyromellitic and CO2 adsorption ability of separated polypyrrole

田俐、李祯、王会锋、韩长新、刘强、毕晨昊、胡苑桢

展开 >

湖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温耐磨材料及制备技术湖南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精细聚合物可控制备及功能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新能源储存与转换先进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湘潭 41120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自由基氧化聚合 复合材料 导电聚合物 吸附性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1202066NCET-13-0784

2022

复合材料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复合材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33
ISSN:1000-3851
年,卷(期):2022.39(8)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