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逐日庐山站雨凇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南昌探空资料,分析了庐山雨凇景观日数的变化特征,为庐山雨凇景观短期气候预测提供技术支撑,并根据雨凇概率显著变化的临界点建立了日预测模型.主要结论:1)1970—2017年庐山雨凇景观日数在1981年存在一突变点,即1970—1981年庐山雨凇景观日数基本偏少,1981—2017年初庐山雨凇景观偏多偏少基本持平;2)庐山雨凇景观日数存在2~4年、6年左右的年际变化,及12~14年的年代际变化;3)当环境条件分别满足日最低温度<4.0℃、 日平均温度<0℃、 日最高气温<8.5℃、 相对湿度>95%、 日降水量>5 mm、 日平均风速<2.5 m·s-1时,有利于庐山雨凇景观的出现.4)借助于雨凇概率显著变化的临界点来建立庐山雨凇景观的日预测模型,能有效提高对庐山雨凇判断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