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间伐和套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间伐和套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以3种间伐模式(M1:间伐44%,M2:间伐38%和M3:间伐0%)及6种套种措施的40 a生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间伐套种完成0.5 a后,比较研究不同间伐和套种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间伐模式下,对照和套种鹅掌楸、红豆杉、闽楠的林分土壤DOC含量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对照和套种鹅掌楸、米老排、闽楠的林分土壤NH4+-N含量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强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M1和M2模式下套种米老排的林分土壤革兰氏阳性菌含量均显著高于M3模式;在M3模式下,套种鹅掌楸的林分土壤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冗余分析结果表明,DOC、SWC、NH4+-N和C/N是导致土壤微生物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在M1和M3模式下套种鹅掌楸比套种其他树种更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因此,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应该采取合理的间伐和套种措施,以促使土壤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对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文标题:
Effects of Thinning and Interplanting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nd Microorganisms in Chinese Fir Plantation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邹秉章
展开 >
作者单位:
福建上杭白砂国有林场 福建 龙岩364000
关键词:
间伐模式
套种措施
不同树种
土壤微生物
森林土壤
基金:
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
项目编号:
闽林科便函〔2018〕26号
出版年:
2020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福建师范大学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
0.425
ISSN:
1673-7105
年,卷(期):
2020.
15
(4)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