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典型水土流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其影响机制

典型水土流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其影响机制

扫码查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典型水土流失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研究以福建省宁化县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在实地调研获取数据的基础上,以土地、资金、人才、管理、服务为影响准则层,构建以土地流转面积、水土流失面积等20个次一级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分析研究区4种主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家庭农场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权重达0.4636,其次是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在准则层中,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资金、人才、管理、服务和土地.水土保持资金投入、水土流失面积、农业技术推广、新主体自身管理及新型职业农民对应准则层中权重最大的因子.可见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下,研究区应以家庭农场为主,多途径拓展资金渠道,推动人才培育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研究区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的三农振兴奠定更结实的基础.
Cultivation and Influences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Entitiesin Typical Soil and Water Loss Areas

林惠花、郭兴利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研究所,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水土流失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层次分析法 宁化县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2018R1034-7

2020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福建师范大学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0.425
ISSN:1673-7105
年,卷(期):2020.15(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