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宗祠到公园:安徽包公文化的传播空间
从宗祠到公园:安徽包公文化的传播空间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安徽合肥,作为包拯的故乡,拥有着庞大而丰富到包公文化资源与文化景观.从肥东县小包村的包氏宗祠,到合肥包公园,再到包河区到公共交通与市区规划对于包公故事的宣传等,对于包公文化三种不同的传播空间与传播方式形成不同的传播效果与传播特点.三种不同的线下传播,结合互联网对于包公传说故事与形象传播与塑造,共同营造并维护了包公文化与精神的存有环境,并一步步将包公文化融入城市记忆之中,形成一种承载着现实意义的城市文化景观.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谷少卿
展开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包公文化
传播空间
文化传播
城市记忆
文化景观
基金:
%%
项目编号:
202010357149
出版年:
2021
风景名胜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风景名胜
ISSN:
1003-5516
年,卷(期):
2021.
(3)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