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炭和氮肥对沿海沙地鼓节竹笋生长和光合特性的效应

生物炭和氮肥对沿海沙地鼓节竹笋生长和光合特性的效应

扫码查看
采用三种秸秆(水稻、小麦、玉米)制成的生物炭,每种生物炭用量为100、400、1200 g,配施300、600、900 g的氮肥,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设置空白对照,共10个处理,施肥后分析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鼓节竹的出笋量、成竹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对各处理进行综合分析.不同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处理下的鼓节竹发笋末期出笋量、成竹率和叶绿素含量相比于对照均有所提高,以处理5的促进效果最佳,出笋量提高了83.3%,成竹率提高了32.4%,叶绿素含量提高了71.2%.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均在处理5下达到最佳,气孔限制值(LS)在处理5下得到了最佳抑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值存在一定的波动;在相同用量的生物炭处理下,各指标表现为在小麦生物炭处理下最佳,且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对鼓节竹的促进效果先增加后减少.根据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处理5的效果最佳,即400 g·丛-1的小麦生物炭配施900 g·丛-1的氮肥,对鼓节竹发笋末期的生长和光合特性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可以在沿海沙地鼓节竹栽培中推广应用.
Effects of biochar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on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bamboo shoots of Bambusa tuldoides 'Swolleninternode' in coastal sandy land

王希贤、吴君、李磊、江登辉、荣俊冬、陈礼光、赖东永、郑郁善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福建省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福建 漳州363400

鼓节竹 生物炭 光合特性 出笋量

福建省区域发展项目福建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发展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

2015N30152018[49]CXZX20170892013NZ0001

202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82
ISSN:1671-5470
年,卷(期):2022.51(2)
  • 4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