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太子参块根形成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太子参块根形成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扫码查看
为探讨激素调节太子参块根形成的机制,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太子参块根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将块根形成初期、块根迅速膨大期和块根成熟期分别与不定根形成期进行比较,从3个比较组(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形成初期、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迅速膨大期、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成熟期)中分别获得5132、5506、22709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韦恩图进一步筛选,在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形成初期组中,根据特异上调或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挖掘块根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形成初期组共有1215个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58个基因特异性差异上调表达,357个基因特异性差异下调表达.KEGG途径富集分析表明,在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形成初期组中,特异性差异表达的激素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共27个,其中玉米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1个,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26个,涉及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和茉莉酸等信号通路.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during tuberous root formation

匡云波、王宗华、Abah Felix、叶祖云、鲍坚东

展开 >

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特色药用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宁德352100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350002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海洋研究院,福建 福州350108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展开 >

太子参 比较转录组分析 块根形成 激素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宁德师范学院重大科研项目培育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

2020J014272019ZDK182019YFC1710500

202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82
ISSN:1671-5470
年,卷(期):2022.51(3)
  • 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