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圆齿野鸦椿两种色原酮碳苷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筛选与分析

圆齿野鸦椿两种色原酮碳苷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筛选与分析

扫码查看
以圆齿野鸦椿为材料,比较叶片、枝条和果皮的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c-β-d-葡萄糖苷(biflorin)和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8-c-β-d-葡萄糖苷(isobiflorin)含量差异,并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构建圆齿野鸦椿的转录组数据库并注释unigenes的功能,对biflorin和isobiflorin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进行筛选与分析.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果皮中的biflorin和isobiflorin含量最高,叶片次之,枝条最低.从圆齿野鸦椿转录组数据库中共获得85342个unigenes,从差异基因中筛选出1个差异表达的CHS基因和7个差异表达的糖基转移酶UGT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参与biflorin和isobiflorin的合成.7个UGT基因可分为4个6-C UGT和3个8-C UGT.6-C UGT和8-C UGT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6-C UGT在果皮中表达量最高,而8-CUGT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qRT-PCR分析验证了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
Screening and analysis of genes related to biosynthesis of biflorin and isobiflorin in Euscaphis konishii

向双、孙维红、乐易迅、陈德强、邹双全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自然生物资源保育利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350002

圆齿野鸦椿 biflorin isobiflorin 生物合成

福建省高等学校产学合作项目

2020N5004

202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82
ISSN:1671-5470
年,卷(期):2022.51(4)
  •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