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晚熟桃优良芽变新品种'韦端蜜红'的分子标记鉴定

晚熟桃优良芽变新品种'韦端蜜红'的分子标记鉴定

扫码查看
为探究晚熟桃新品种'韦端蜜红'与'颐红'间的亲缘关系,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韦端蜜红'和'颐红'等6份不同产地的桃材料进行分析.17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18条多态性条带,占比19.78%;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似系数0.92为阈值时,可将'韦端蜜红'与'颐红'区分.17对SRAP引物共检测到21条多态性条带,占比24.71%;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似系数0.89为阈值时,'韦端蜜红'与'颐红'被分为两个不同类.ISSR、SRAP联合分析表明,UPGMA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90为阈值时,可将'韦端蜜红'与'颐红'区分.SRAP、ISSR及其联合分析均显示,'韦端蜜红'与'颐红'间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同时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说明'韦端蜜红'是由'颐红'芽变而来.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for a new bud-mutated germplasm 'Weiduanmihong' of late-mature peach variety

李文、李建安、陈小梅、李成悦、尚娟娥、魁小花、杨宏娟、曾志芳、马翠兰、邱栋梁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古田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福建 宁德352200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 晚熟桃 芽变 品种 遗传关系

2018N5004102/71201801101

202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82
ISSN:1671-5470
年,卷(期):2022.51(5)
  • 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