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扫码查看
为探究引起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某养殖场内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致病原,本研究从患白点病大黄鱼肝脏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优势菌DGZ5.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18种毒力基因检测、人工回归感染试验以及对3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结果显示,DGZ5菌株为杀香鱼假单胞菌.DGZ5菌株携带ompA、sigX、flgM、secY和编号为EPB94769.1的5种毒力基因,对体长为10~15 cm的大黄鱼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8.07×106 cfu·mL-1.其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和新霉素等12种抗生素药物敏感.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患病大黄鱼的肝脏和肾脏发生了明显的组织病理变化.本研究结果为由该菌引起的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the pathogen of visceral white spot disease of Larimichthys crocea

饶秋华、刘洋、黎露、张志灯、邱睿、何肖云、黄薇、罗钦、罗土炎

展开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350003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海洋研究院/福建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350002

福州海关技术中心,福建福州35000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和生命学院,辽宁 大连116023

展开 >

大黄鱼 内脏白点病 假单胞菌 致病性

2019R1022-62020R10220092022R10220022022R11012022KF20

202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82
ISSN:1671-5470
年,卷(期):2022.51(6)
  • 2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