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福建漳州草莓根腐病发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福建漳州草莓根腐病发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福建漳州不同县区草莓发病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颜厝镇和安厚镇草莓发病土壤和正常土壤样品优势细菌门均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优势真菌门均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颜厝镇草莓发病土壤样品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安厚镇草莓发病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升高.发病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土壤,而土壤pH低于正常土壤.Spearman分析结果表明,拟杆菌门与土壤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负相关,绿弯菌门与土壤的pH值呈正相关;担子菌门与土壤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呈负相关,被孢霉门与土壤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草莓根腐病发病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土壤微生态失衡有关,为有效防治草莓根腐病提供理论依据.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戴瑞卿、赖宝春、曾天宝
展开 >
作者单位: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5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土壤微生物群落
草莓
根腐病
土壤理化性质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
项目编号:
2019N0053
出版年:
2023
福建热作科技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 福建省农业厅农垦处 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 福建省南亚带作物开发利用管理办公室
福建热作科技
影响因子:
0.281
ISSN:
1006-2327
年,卷(期):
2023.
48
(2)
参考文献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