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武夷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

武夷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

扫码查看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0和2020年的遥感监测数据,分析了公园整体及其4个功能区的景观类型构成、变化轨迹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期间,有林地在研究区占绝对优势,面积占比为76.74%~76.94%.景观变化在2000—2010年较为活跃,而在2010—2020年趋于稳定.(2)各景观类型在4个功能区的分布差异较大;在生态修复区,各种景观类型均有较多分布,且人类活动较多,应重点关注.(3)2000—2020年期间,景观类型间的数量变化轨迹趋于多样化,其中有林地流出最明显,流出景观类型主要为其它林地和疏林地.从空间变化轨迹来看,非林地流向林地的图斑分布较为集中,而林地流向非林地的图斑大多呈点状零星散布在研究区.(4)2000—2020年期间,全公园范围内林地总体保护效果较好,在生态修复区和传统利用区,各林地类型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均有小幅增加,这2个功能区内人类活动较多,今后还须加强管控.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Wuyishan National Park

李想、靳全锋、吴鹏飞、郭福涛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武夷山国家公园 景观格局 弦图 时空演变特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1770697

202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
影响因子:0.353
ISSN:1000-5277
年,卷(期):2021.37(6)
  • 6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