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对于"数额较大"的认识,概括故意的场合能够肯定诈骗故意,间接故意的场合也可能肯定诈骗故意.认定诈骗罪的主观要素,在时间上要符合"同时存在"原则,即,在实施欺诈行为之时就需要具备诈骗故意以及非法获利的目的,而不能承认事后故意与事后非法占有目的.诈骗罪是针对整体财产的犯罪,行为人一方需要具有"非法获利的目的"而非单纯的非法占有目的.恰当认定诈骗罪的"非法获利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诈骗罪的理解与认定而言,只有在肯定了该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前提之下,才能进一步考察同罪的主观要素,这样才能更好地坚守诈骗罪的定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