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髓充骨"理论初探干细胞归巢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紊乱的机制

从"髓充骨"理论初探干细胞归巢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紊乱的机制

扫码查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骨代谢紊乱性疾病,属中医学"骨痿"范畴,病在骨,本在肾."髓充骨"源于《黄帝内经》,肾藏精、精生髓、髓充骨;女子增龄衰老,肾虚髓亏,骨髓生化乏源,骨失所养,则为骨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属中医学"精""髓"范畴,是骨髓中的重要细胞群之一,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化为成骨细胞,参与调节骨形成-骨吸收耦联,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理过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医"髓充骨"理论,探讨肾、精、髓、骨在骨痿过程中的作用,并阐释精、髓现代内涵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紊乱中的角色,为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防治策略.

张海凤、韩一旦、许云腾、卓俊宽、张欣、李西海、肖毅、王晓宁

展开 >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122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老年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122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展开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归巢 骨代谢 骨痿 "髓充骨"理论 代谢紊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引导性项目福建省卫健委科技计划项目

820744612021Y00322021zylc52

2024

风湿病与关节炎
中华中医药学会

风湿病与关节炎

影响因子:1.216
ISSN:2095-4174
年,卷(期):2024.13(4)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