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阳明脉衰"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基于"阳明脉衰"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扫码查看
中医学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骨痿""骨枯"范畴,其发病责之于肾虚精亏,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阳明衰退与女子衰老、绝经、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和瘀血形成,即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有着重要联系."阳明脉衰"是整个"阳明系统"生理功能退化的外在表现.结合"阳明脉衰""治痿独取阳明"等相关理论以及阳明系统的生理病理特点,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精亏虚、肝失疏泄、脾气不足等病机出现的先导条件,提出"阳明脉衰"是女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根本病机.

张友芳、赵长伟

展开 >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痿 阳明脉衰 阳明系统 发病机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赵文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项目

2019YFC1709905202205

2024

风湿病与关节炎
中华中医药学会

风湿病与关节炎

影响因子:1.216
ISSN:2095-4174
年,卷(期):20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