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新《种子法》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积极作用与局限
新《种子法》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积极作用与局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新《种子法》设专章保护植物新品种,提升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立法层级;将品种权保护与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探索关联机制解决套牌侵权问题;通过强化品种权侵权民事赔偿责任和行政处罚力度,提高品种权的保护水平,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具有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从具体规定来看,该法对某些概念术语的修改、新颖性要件的调整、侵权行为构成部分删除“商业目的”等做法值得商榷.我国未来的植物新品种保护立法,应科学借鉴国际统一的概念术语,充分关注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外文标题:
On Improvements and Limitations of Seed Law in China's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菊丹、陈红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 北京100720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100125
关键词:
种子法
植物新品种保护
积极作用
局限
出版年:
2016
法学杂志
北京市法学会
法学杂志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1.402
ISSN:
1001-618X
年,卷(期):
2016.
37
(7)
被引量
19
参考文献量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