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年轻孩子的心永存:论巴金小说《还魂草》中的儿童性
年轻孩子的心永存:论巴金小说《还魂草》中的儿童性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巴金的小说《还魂草》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明确读者对象,却在接受的过程中逐步被认为可以作为少年儿童的读物。其文本采用成人视角的书信体形式,却又承载着童心与童话,看似互相悖论消解的表达正是巴金忠实于自我和生活的创作留痕。巴金作品中别异于主流话语的儿童观念,既包含了对儿童的再发现,也包含透过儿童精神对历史真相的诗性把握。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胡光明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关键词:
《还魂草》
儿童性
巴金
出版年:
2024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
0.152
ISSN:
1672-4437
年,卷(期):
2024.
35
(1)
参考文献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