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空间理论视角下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基于福州村庙安置的案例研究

空间理论视角下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基于福州村庙安置的案例研究

扫码查看
空间是承载民间信仰的容器.在城市化进程中,民间信仰空间面临着被拆迁的命运.福州将拆迁的 20 余座村庙,通过建设闽俗阁的方式进行集中安置,"各路神灵"比邻而居,在不同维度重构了村庙空间.在物理空间维度,采用私有空间的压缩与公用空间的扩张方式增强其公共性.在社会空间维度,村庙作为纽带连接了村民原有的社会关系,并扩展了更广泛的社会交往.在精神空间维度,村庙从宗教空间转变为民俗空间,村庙信仰文化的扬弃让村庙空间更加包容开放.闽俗阁集中安置的方式在城市中保留了村庙空间,为传统空间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再造城市公共空间,着眼于协商合作的多元主体共治,多维度着手促进空间的现代转型.

姜宏、王立洋、王杰

展开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

石家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城市化 民间信仰 拆迁安置 空间重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1CSH063

2024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516
ISSN:1002-3321
年,卷(期):202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