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个水稻开颖不育突变体ohs1(t)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一个水稻开颖不育突变体ohs1(t)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扫码查看
我们在明恢86的转基因后代中发现了一个水稻花器官发育突变体,暂命名为开颖不育(open hull sterile 1,ohs1(t)))突变体.ohs1(t)突变体表现颖花开裂,内外稃片变细,内稃微弯向外稃,有雌雄蕊分化,但雌雄蕊较野生犁株的小,大多数花药没有花粉,少数花药中含有不育花粉,雌雄配子均不育.突变体ohs1(t)分别与明恢86、R527、93-11和中花16号杂交后代遗传分析表明,ohs1(t)是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的突变体.以ohs1(t)和93-11杂交F2群体中突变个体作为初步定位群体,采用已报道的SSR标记将OHS1(t)初步定位在1号染色体的长臂端RM493和RM5638两个标记间.随后利用已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http://rgp.dna.affrc.go.jp/E/index.html)及93-11和日本晴间SSR标记数据库(http://www.gramene.org/),新开发和筛选了SSR和InDel标记,并以ohs1(t))和中花16号杂交F2群体中突变个体作为新定位群体,将OHS1(t)基因进一步定位在NSSR0115和InDel010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2 cM和0.3 cM,物理距离约66 kb.
Genetic Analysis and Gene Mapping of ohs1(t),an Open Hull Sterile Mutant in Rice(Oryza Sativa L.)

刘晓玲、毛毕刚、刘华清、陈建民、田大刚、王锋

展开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3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水稻 开颖不育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B0320002B2008J0058

2009

分子植物育种
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

分子植物育种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765
ISSN:1672-416X
年,卷(期):2009.7(2)
  • 9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