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ITS序列的新疆野苹果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于ITS序列的新疆野苹果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扫码查看
本研究以新疆野苹果的三个主要自然居群(新源,霍城和巩留)的90份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样品的ITS序列对位后长度为603 bp,检测到变异位点272个,单一突变位点114个,简约信息位点158个,转换/颠换比率(R)为0.56.基于ITS序列的NJ树中,90份新疆野苹果和外类群基本分成了三个大分支.各居群的新疆野苹果相互交融,且自展支持率较低.90份新疆野苹果被分为了32个单倍型(Hd=0.926 3,Pi=0.029 66),巩留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h=17,Hd=0.954 00,Pi=0.023 36),其次是新源居群(h=16,Hd=0.940 00,Pi=0.040 70),最后是霍城居群(h=1).巩留与新源的亲缘关系最近,新源与霍城的亲缘关系最远.基于ITS的Tajima's D值为-2.335 94,在P<0.01水平上极显著,不遵循中性进化模型,新疆野苹果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自然选择.三个自然居群的新疆野苹果系统演化按照先巩留、新源后霍城的次序发生,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本研究旨在为新疆野苹果的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Analysis of Phylogeny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Malus sieversii(Ledeb.)M.Roem.based on ITS Sequence

朱玲、唐式敏、韩硕、张学超、巴黑提亚

展开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伊宁,835000

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000

新疆野苹果 nrDNA ITS 系统发育 遗传多样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017D01B49

2022

分子植物育种
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

分子植物育种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5
ISSN:1672-416X
年,卷(期):2022.20(11)
  • 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