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运用交配型基因分子标记辅助羊肚菌单孢杂交育种

运用交配型基因分子标记辅助羊肚菌单孢杂交育种

扫码查看
为了建立一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增加羊肚菌单孢杂交育种成功机率,本研究以梯棱羊肚菌(F0)为供试亲本,通过单孢分离和交配型基因鉴定获得100个单孢子,从中筛选出20个培养性状良好的单交配型杂交亲本,其中MAT1-1交配型和MAT1-2交配型各10个.利用不同交配型单孢菌株两两杂交获得100个杂交组合并进行出菇实验.对子囊果的农艺性状、产量进行测定,并对杂交菌株交配型基因进行验证,于第二年再次进行单孢杂交及杂交菌株子代栽培试验.结果表明,F1代羊肚菌优质高产组合为TLD32×9、TLD22×15、TLD2×9,最高产量达到了 216 kg/667 m2,远高于亲本梯棱羊肚菌的180 kg/667m2,F2代羊肚菌高产稳产菌株为TLD22×15,最高产量达到了 266 kg/667 m2,且子囊果菌盖大,菌柄小,不易碎,商品性状良好.本研究建立的以交配型基因为基础选育羊肚菌杂交新品种的高效杂交育种技术体系,有助于促进羊肚菌优良品种选育并为其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Application of Mating Type Gene Molecular Markers in Morchella Sin-gle-spore Cross Breeding

果禹鑫、陈青君、张国庆、王贺祥、秦勇

展开 >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羊肚菌 单孢分离 分子标记 杂交育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

BAIC05-2020Z1811000098-18007

2022

分子植物育种
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

分子植物育种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5
ISSN:1672-416X
年,卷(期):2022.20(12)
  •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