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华北蓝盆花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华北蓝盆花遗传多样性分析

扫码查看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NTSYSpc2.10e软件、PopGen32软件对华北蓝盆花自然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64份样本用8条引物共扩增出119条谱带,平均每条ISSR引物扩增出14.9条,种群水平的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56.30%~73.11%(均值为63.55%).8个华北蓝盆花居群的观察等位基因(Na)均值为1.635 5,有效等位基因数(Ne)均值为1.376 3,Shannon信息指数(I)均值为0.329 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均值为0.219 8,说明8个华北蓝盆花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属中等水平;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均值为0.362 7,居群内遗传分化大于居群间遗传分化.基因流Nm均值为0.8784,居群间基因交流较少;遗传距离在0.108 8~0.274 1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772 6~0.896 9之间,UPGMA聚类分析8个华北蓝盆花居群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包括陈巴尔虎旗、伊尔施、圣水梁、小井沟4个居群,第二大类包括南天门、哈达门、辉腾锡勒、霍林郭勒4个居群.本研究结果为蒙药蓝盆花的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Scabiosa tschiliensis Grun.Based on ISSR Molecular Markers

Scabiosa tschiliensis Grun.ISSRGenetic diversityGenetic relationship

王兴、闹干朝鲁、李晓彦、齐立杰、李春蕾、李平平、冯雯雯、阿拉坦其其格

展开 >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保护学院,呼和浩特,010019

华北蓝盆花 I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内蒙古大学大学生校级创新项目内蒙古大学大学生校级创新项目

2020MS08097NJZY18009201914339202114368

2023

分子植物育种
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

分子植物育种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5
ISSN:1672-416X
年,卷(期):2023.21(2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