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普通话双音节词语轻声化的诱发机制
普通话双音节词语轻声化的诱发机制
The Induced Mechanism of Weakenig Process of Disyllabic Words in Putonghua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对各类结构的双音节词语从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双音节词语轻声化与其中一个语素的语义弱化有关,不论在什么样的结构里,只要两个语素表达的意义不是同等的重要,那么弱化的一方在语音形式上就容易产生轻声现象,此外口语化程度也是导致轻声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邵宜
展开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关键词:
普通话
双音节词
轻声化
诱发机制
出版年:
2004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332
ISSN:
2095-3798
年,卷(期):
2004.
24
(4)
被引量
3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