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多花木兰人工生态恢复群落多样性研究
多花木兰人工生态恢复群落多样性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为了解常吉高速公路边坡多花木兰人工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设置30个样方进行实地调查,计算物种出现频率,对植物多度进行分级,并运用Shannor-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中出现17种植物,隶属于9科17属;出现频率居于前4位的是多花木兰、葫芦藓、白茅、刺槐,其频率分别为1.0、0.9、0.8、0.67;植物多度等级最高的为白茅、葫芦藓,其次为多花木兰、刺槐;草本层多样性指数最大,灌木层次之,乔木层最小,乔灌草各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3、0.66、1.4,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08、0.23、0.50;样地原配植的植物除几个优势种外,大多已死亡,被当地的野草植物所取代,表明原配植物不能适应高速公路边坡环境.因此,为更好地实现边坡植物生态恢复,应考虑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乡土植物种植.
外文标题:
Study on the diversity of Magnolia multiflora manmade plants communi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廖秋林、李永芳、沈守云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关键词:
生态恢复
多样性
多花木兰
人工植物群落
常吉高速
出版年:
2013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556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3.
40
(5)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