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种植日期、种植密度及种薯段位对淮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日期、种植密度及种薯段位对淮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淮山黑美人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和种薯段位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期有所提前,生育期和全生育期则相应缩短.播种期的早晚对产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以5/1种植的产量最高,平均小区产量57.02 kg,折合667 m2产量为2 112.02 kg,商品薯率为88.74%.综合产量及商品薯率进行比较,最佳种植密度每667 m2为1 900株,平均小区产量56.92 kg,折合667 m2产量为2 105.18kg,商品薯率达到87.93%.种薯选择以上、中段薯较佳,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壮.研究结果对海南解决5~8月无鲜薯上市的“淮山淡季”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Effects of sowing date, planting density, different position of tuber on growth and yield of Chinese yam

王敏、伍壮生、吴月燕、张治礼

展开 >

海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0

淮山 种植日期 种植密度 种薯段位 生长 产量

海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

GCZX2011003ZDXM20120014

2013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农业科学

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56
ISSN:1004-874X
年,卷(期):2013.40(23)
  • 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