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国白蛾危害前后树木可溶性糖含量与抗虫性的关系

美国白蛾危害前后树木可溶性糖含量与抗虫性的关系

扫码查看
以廊坊市主要园林绿化树种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sb.)、法国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L.)、桑树(Morus alba L.)、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 Swingle]、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t.)和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 Roem.]为目标树种,2014年9月在其3年生林地中进行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人工接种试验,并用目标树种的离体叶片饲喂美国白蛾幼虫,统计其食叶量,同时测定目标树种非自然侵染前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对目标树种取食量的高低顺序为桑树>法国梧桐>臭椿>白蜡>毛白杨>香椿;美国白蛾取食后,树种(抗性和感性)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没有规律,抗虫性高低与可溶性糖含量的高低没有对应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uble sugar content and insect resistance of target tree species infected by Hyphantria cunea (Drury)

王秋芬、胡启蒙、吝亚杰、宇文杏、刘婷婷、白会聪、林胜男

展开 >

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河北省高校食药用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廊坊065000

食叶昆虫 人工接种 目标树种 动态关系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河北省生物科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廊坊市科技计划指导项目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重点项目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22265020310403022012012001SKCYZ201304201310100006

2015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556
ISSN:1004-874X
年,卷(期):2015.42(22)
  • 3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