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株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一株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扫码查看
[目的]为了获取更多控虫真菌资源,对从野外的黄野螟死亡幼虫分离得到的一株曲霉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和培养,为培养高致病性生防真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寄生曲霉Q527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产孢量法对其培养条件及产孢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幼虫具有良好的感染作用,浸渍法接种7d后校正感染率达83.3%;寄生曲霉Q527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在此培养基培养7d平均菌落为78.18 mm;pH为8适应生长和产孢分别为78.12 mm和2.61×109个;其不耐高温,在65℃停止生长和孢子萌发;乳糖作为碳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菌丝生长,大小为37.97 mm;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产孢,产孢量为2.03×109个;蛋白胨作为氮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菌丝生长和产孢,分别为51.06 mm和2.96×109个;在黑暗状态中生长最好,分别为78.17 mm和2.63×109个.[结论]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具有较强的致死性且具有生长速度快和适应性强等生物学特性,在黄野螟的生物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Infection Effect of A Strain of Aspergillus sp.Q527 on Heortiavites soides an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赵鹏飞、常明山、罗辑、吴耀军、杨娟、杨振德

展开 >

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2

崇左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广西崇左532200

虫生真菌 黄野螟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

桂林科研[2015]第3号

2019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农业科学

CSTPCD
影响因子:0.556
ISSN:1004-874X
年,卷(期):2019.46(2)
  • 3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