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贫困山区乡村旅游扶贫优化模式——基于广东两个村的分析

贫困山区乡村旅游扶贫优化模式——基于广东两个村的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旅游扶贫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不同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改进和提升旅游扶贫工作方法与成效.[方法]基于案例分析视角,选择广东省浪美村和下迳村为调查对象,借助田野调查、居民访谈、关键人物深度访谈以及非参与式观察法,围绕政府扶持、村民参与、旅游增收、环境改善4个方面,探讨不同旅游扶贫模式构建的过程、扶贫成效和优化路径.[结果]分析发现浪美村是典型的输血型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其优点是政府支持力度大、旅游扶贫起步快,缺点是内生动力不足、村民参与不够;下迳村是典型的造血型旅游扶贫模式,优点是内生动力强、村民广泛参与,缺点是政府支持力度较小、旅游起步相对艰难;根据共生理论,提出发挥输血式与造血式两种旅游扶贫模式的各自优势,提出实施"三步走"的旅游扶贫优化模式,并对各个阶段的地区旅游扶贫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结论]造血型旅游扶贫成效远高于输血型,改进后的活血型旅游扶贫模式可以进一步针对性提升旅游扶贫的成效,有助于实现现行标准下的真脱贫.
Optimization Model of Poverty Alleviation via Rural Tourism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wo Villa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陈刚、魏泽雯、吴清、陈佳玲、侯佩

展开 >

肇庆学院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研究院,广东 肇庆 526061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旅游扶贫 优化模式 输血型 造血型 活血型 贫困山区

肇庆市社科基金肇庆学院科研基金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项目

19ZC-12201815pdjh2019b0533

2020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农业科学

CSTPCD
影响因子:0.556
ISSN:1004-874X
年,卷(期):2020.47(1)
  • 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