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对镉、铅吸收和积累的差异分析

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对镉、铅吸收和积累的差异分析

Differential Analysis in the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of Cadmium and Lead by Wheat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Phosphorus Efficiencies

扫码查看
[目的]明确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对磷(P)、镉(Cd)和铅(Pb)吸收、转运和积累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室内培养下,开展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P、Cd、Pb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对P、Cd和Pb的吸收、转运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大田环境条件下,在Cd、Pb中度污染区进行随机区组试验,验证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对P、Cd和Pb的积累差异.[结果]磷高效小麦品种(HP)根系的平均含P量为7.69 mg/g,显著低于磷低效品种(LP)的8.36 mg/g(P<0.05),而HP品种地上部的平均含P量为9.73 mg/g,显著高于LP的8.19 mg/g(P<0.05),同时HP品种的P转运系数为1.45,显著高于LP品种的1.19(P<0.05).不同磷效率小麦根系和地上部对Cd和Pb吸收动力学特征都符合米氏方程(R2>0.94),其最大吸收速率(Vmax)和米氏常数(Km)在HP和LP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HP品种根系对Cd、Pb的Vmax分别为23.9μg/(g·d)和411μg/(g·d),极显著低于LP品种的80.0μg/(g·d)和835μg/(g·d)(P<0.01),而HP品种地上部对Cd、Pb的Vmax最大,LP品种的Vmax最小,并且Km在HP和LP品种间的差异与Vmax相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Cd和Pb转运系数与根系含磷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38和-0.714,P<0.01),而Cd转运系数与P转运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671,P<0.01),Pb转运系数与P转运系数无显著相关性(r=0.391,P>0.05),说明根系含P量的增加有助于降低Cd、Pb向地上部的转运,同时,P转运的增加不能有效增加Pb向地上部的转运,却能显著促进Cd的转运.[结论]磷低效品种根系对P、Cd和Pb的吸收量大,但转运量小;而磷高效品种对P、Cd和Pb的吸收量少,但转运量大,表明Cd、Pb安全利用类土壤更适宜种植磷低效小麦品种.

孙齐状、王龙、黄绍敏、肖亚涛、睢福庆、秦世玉、刘红恩、赵鹏

展开 >

河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 450000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郑州 450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水资源高效安全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 新乡 453002

磷效率 小麦 吸收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中国农科院农业水资源高效安全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42007103222102110048HNYJS2020KC17KJCX2020A18FIRI202003-0101202110466029

2022

灌溉排水学报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中国水利学会,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

灌溉排水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2
ISSN:1672-3317
年,卷(期):2022.41(4)
  • 1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