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循环视角下智慧交通助推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实践案例与路径选择

内循环视角下智慧交通助推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实践案例与路径选择

扫码查看
面临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中国经济循环重心由国际导向转向国内导向的二重变奏,新发展格局要求交通运输具有新发展新思维新举措,并赋予智慧交通新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任务.在"大流通"观下,智慧交通之于新发展格局不仅具有顶层设计层面的技术禀赋效应,由技术禀赋带来的高渗透性也推动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智慧交通既能够从提振内需的"运"效应、技术赋能的"流"效应、提质降本的"链"效应以及板链拉动的"环"效应等层面高效助推国内大循环,也能够借助技术优势以及交通运输的服务能力,完成某一个产业链或价值链的闭环,助力乡村"小微循环".对此,应运用智慧交通技术,不断拓展和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融合创新;不忽视"小微循环"的畅通,借助国内制度优势,以智慧交通模式应用场景开发、拓展为方式,激发和形成更多"小微循环".

李玲玲、赵光辉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西安 712100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钦州 535011

智慧交通 内循环 "大流通" "小微循环" 新发展格局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2023)

23GZGX03

2024

改革与战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改革与战略

CHSSCD
影响因子:0.598
ISSN:1002-736X
年,卷(期):2024.40(2)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