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8年2月琼州海峡一次持续性海雾过程特征分析

2018年2月琼州海峡一次持续性海雾过程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基于逐小时地面常规观测资料、L波段探空资料、风廓线雷达风场资料和日本葵花气象卫星数据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2月15—25日琼州海峡持续性海雾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性海雾过程分为4个阶段、3种类型,即15—17日辐射雾、18—20日和24—25日平流雾、22日锋面雾.辐射雾期间,琼州海峡为均压型环流控制,夜间气温降低,水汽处于饱和状态,1000 m以下存在双层逆温结构,雾顶出现在第一逆温层底部.两次平流雾期间,琼州海峡为入海变性高压脊后部偏强的东到东南风控制,气温(相对湿度)长时间维持不变(饱和),但18—20日的低空湿平流较24—25日强,水汽辐合层较厚,且比湿持续增大,致使平流雾持续时间较长;600 m以下较大的垂直风切变使雾层混合均匀,雾顶可发展至1000 m以上.锋面雾期间,徐闻站为4 m·s-1以上的偏北风且伴有弱降水,琼州海峡附近低空为湿平流(水汽辐合)中心和冷暖平流交汇的锋区.海雾各阶段,气-海温差在-2~3℃之间,当气-海温差增大时,海雾消散.
Characteristics of a Persistent Sea Fog Process over the Qiongzhou Strait in February 2018

冯箫、李勋、杨薇、张春花

展开 >

海南省气象台,海南 海口 570203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0203

海雾 琼州海峡 气-海温差 水汽特征 边界层特征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海南省气象局科研项目

CMAYBY2020-101HNQXJS201801

2021

干旱气象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

干旱气象

CSTPCD
影响因子:1.9
ISSN:1006-7639
年,卷(期):2021.39(5)
  • 3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