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扰动对人工梭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扰动对人工梭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人工梭梭林大沙鼠正在使用(有效洞)和已废弃(废弃洞)的洞穴为研究对象,分层测定0~30 cm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等,探讨大沙鼠挖掘活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含水量和容重在0~30 cm土层土壤变化规律相同,表现为废弃洞<有效洞<对照,且随着洞穴深度的增加含水量与容重均增大.有效洞和废弃洞各土层的含盐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有效洞各土层的pH增大,废弃洞各土层减小.(2)全氮在各土层(0~10 cm、10~20 cm、20~30 cm)有效洞比废弃洞含量高0.23 g·kg-1、0.13 g·kg-1、0.22 g·kg-1.相同土层的全磷、全钾表现为:有效洞>废弃洞>对照,0~10cm含量最高.有效磷在有效洞和废弃洞各土层的变化规律相同,20~30 cm含量最高.有效钾在各土层含量有效洞是废弃洞的1.05倍、1.01倍、1.01倍.有机质在有效洞与废弃洞的总量增加了63.2%、48.8%.综上所述,鼠类活动有效洞的土壤养分普遍高于废弃洞,各土层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大沙鼠扰动能改变土壤容重与水分格局,促进养分积累,增加土壤肥力.通过探讨大沙鼠扰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将进一步明确大沙鼠在梭梭林中的生态功能和作用.
Effects of Rhombomys opimus disturbance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rtificial Haloxylon ammodendron forest

孟瑞玲、徐先英、王立、刘虎俊、赵鹏、李逢博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兰州 730070

大沙鼠 扰动 人工梭梭林 土壤 洞穴

18ZD2FA009201941820JR5RA0912019kj121

2021

干旱区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干旱区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57
ISSN:1001-4675
年,卷(期):2021.38(4)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