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的氮素吸收策略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的氮素吸收策略

扫码查看
研究荒漠生态系统同一生活型植物对氮素的利用是否存在生态位分离,有助于深入了解荒漠植物的生存策略,更好掌握氮素对荒漠植物生存的影响.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广泛分布着4种短命植物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琉苞菊(Hyalea pulchella)、假狼紫草(Nonea caspica)和飘带果(Lactuca undulata),对4种荒漠短命草本植物在不同月份不同土层深度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不同土层深度,5月4种植物的氮素吸收速率均高于4月的氮素吸收速率;对于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速率,甘氨酸均低于硝态氮和铵态氮.(2)4月假狼紫草对硝态氮的回收率最高,可达52.3%;5月假狼紫草对铵态氮的回收率最高,可达90.7%.(3)琉苞菊对15N的吸收量低于其他3种植物.(4)4种短命植物不仅可以利用土壤无机氮,还可以有效利用土壤有机氮,且尖喙牻牛儿苗和飘带果对硝态氮有明显的吸收偏好.(5)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态系统中,短命生活型的植物对氮素的吸收能力有着差异和多元化的特点,且均可吸收土壤中的可溶性的有机态氮源.
Nitrogen uptake strategies of short-lived plants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庄伟伟、侯宝林

展开 >

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学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特殊环境物种多样性应用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干旱区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短命植物 同位素标记 氮吸收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41763009XJEDU2018Y034

2021

干旱区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干旱区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57
ISSN:1001-4675
年,卷(期):2021.38(5)
  • 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