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61—2013年祁连山区冰川年物质平衡重建

1961—2013年祁连山区冰川年物质平衡重建

扫码查看
基于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的降水数据和气象站的实测气温数据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利用加入辐射项的分布式度日模型,以已有监测冰川资料为基础获取度日因子,通过优化参数,对祁连山流域尺度1961—2013年的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序列进行重建.结果表明:祁连山的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以1995年为界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1961—1995年,祁连山冰川物质平衡正负交替变化且变化幅度较小,冰川的消融量和积累量基本持平,平均物质平衡为(0.11±0.13)m w.e.·a-1;1996—2013年,冰川消融迅速加剧,物质平衡恒为负,平均物质平衡为(-0.54±0.13)m w.e.·a-1,主要原因是正积温的逐年升高导致冰川消融加剧.1961—2013年祁连山冰川的累积物质平衡为(-12.76±4.24)m w.e.,空间分布上祁连山中段和东段流域的冰川消融速率大于西段的冰川.
Reconstruction of the glacier mass balance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from 1961 to 2013

王利辉、秦翔、陈记祖、张东伟、刘宇硕、李延召、晋子振

展开 >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祁连山 流域 冰川物质平衡 重建

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2019QZKK02010318JR4RA002XDA2002010202

2021

干旱区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干旱区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57
ISSN:1001-4675
年,卷(期):2021.38(6)
  • 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