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61—2017年新疆极端暖事件变化特征及其未来情景预估

1961—2017年新疆极端暖事件变化特征及其未来情景预估

扫码查看
研究极端暖事件,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利用1961—2017年中国地面气温日值格点数据集和1961—2050年CMIP6气候模式数据,通过模拟精度验证,筛选出模拟效果较好模式进行多模式集合平均,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反距离加权法(IDW)对新疆过去及未来6—9月极端暖事件日数、频率和强度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去57 a,新疆极端暖事件日数、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2 d·(10a)-1、0.02次·(10a)-1和0.04℃·(10a)-1;极端暖事件日数和频率的空间分布具有南疆高于北疆的特征,高发区为南疆西部,而强度则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值区分布在北疆.未来33 a,在SSP245与SSP585情景下,新疆极端暖事件日数、频率和强度均呈显著增加趋势;相对于1961—2017年平均极端暖事件日数分别增加21 d和28 d,平均极端暖事件频率分别增加1.6次和1.8次,平均极端暖事件强度分别升高1.2℃和1.3℃,且SSP585情景下增速更显著;极端暖事件日数和频率高发区位于南疆中部,强度高发区仍在北疆;南疆极端暖事件日数、频率和强度增幅均大于北疆.伊朗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化与土壤湿度变化会影响新疆极端暖事件的强弱.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warm events from 1961 to 2017 and projection for future scenarios in Xinjiang, China

刘璐、刘普幸、张旺雄、司文洋、乔雪梅

展开 >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极端暖事件 多模式集合 时空变化 情景预估 新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561080

2021

干旱区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干旱区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57
ISSN:1001-4675
年,卷(期):2021.38(6)
  • 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