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藏高原东北侧暴雨数值模式预报空间误差特征

青藏高原东北侧暴雨数值模式预报空间误差特征

扫码查看
利用2019-2020年5-9月ECMWF(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GRAPES-GFS(中国气象局GRAPES全球数值预报业务系统,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Global Forecast System)大尺度数值模式36 h预报时效的24 h降水量预报和加密降水观测资料,基于CRA空间检验技术识别、分离青藏高原东北侧暴雨目标(ECMWF模式18个,GRAPES-GFS模式11个),定量分析了两种模式对暴雨预报的空间误差(落区、强度和形态误差)特征,总结大尺度数值模式在青藏高原东北侧暴雨预报中的适用性.结果 表明:(1)两种模式的降水预报形态误差占比均最大.ECMWF预报的强度误差占比最小,落区误差次之,而GRAPES-GFS的落区误差占比最小,强度误差次之.(2)两种模式预报的暴雨落区位置均较实况偏西偏北.暴雨大值中心ECMWF偏西偏南,而GRAPES-GFS仅偏西.(3)对暴雨雨区面积的预报两种模式均明显偏小,容易造成暴雨漏报,对最大降水量和平均雨强的预报GRAPES-GFS模式均偏弱超过40%,ECMWF预报的平均雨强偏弱11.49%,最大降水量偏强1.47%.(4)两种模式对甘肃陇东南地区和陕西西南部的暴雨预报效果较好,而对陕北及宁夏等偏北地区的预报效果较差.
Spatial error characteristics of rainstorm forecasts of large-scale numerical model over the northeastern side of Tibetan Plateau

张君霞、孔祥伟、刘新伟、王勇

展开 >

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兰州730020

CRA 空间误差 暴雨 青藏高原东北侧

甘肃省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甘肃省气象局创新团队项目兰州中心气象台创新基金

Zd2021-0120YF3FA012GSQXCXTD-2020-01LCMO-202114

2022

干旱区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干旱区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57
ISSN:1001-4675
年,卷(期):2022.39(1)
  • 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