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喷施6-BA对不同种植密度白刺叶衰老的影响

喷施6-BA对不同种植密度白刺叶衰老的影响

扫码查看
研究了两种种植密度(低密度种植株行距:1.2 m×1.5 m、高密度株行距:0.8 m×1.0 m)下白刺生长期外源喷施不同浓度6-BA(0 mg·L-1、10 mg·L-1、20 mg·L-1、30 mg·L-1)后叶光合参数(Pn、Tr、Gs、Ci)、叶绿素(Chl)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含量、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变异规律,探讨6-BA及种植密度对白刺叶衰老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20 mg·L-16-BA处理低密度种植下的白刺叶Pn、Tr、Gs较未经6-BA处理显著高出37.72%、117.94%、83.18%,而Ci值较对照显著降低32.29%.相较其他6-BA处理的两种种植密度下白刺叶衰老相关生理指标,20 mg·L-16-BA处理低密度种植的白刺在叶发育前期(t1至t3时期)可有效促进Chl和SP合成,叶发育后期(t4、t5时期)则可有效缓解Chl、SP、Pro降解和抑制MDA、H2O2含量增加.10 mg·L-1和20 mg·L-16-BA处理可促进白刺叶生长前期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增加,减缓叶生长后期酶活性的下降.相同浓度6-BA处理的3种酶活性均表现为低密度>高密度.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表明,花芽萌动至果实脱落期间以20 mg·L-16-BA每隔10 d(共8次)处理低密度种植下的白刺叶片抗衰老能力最强.喷施6-BA和减小种植密度可作为缓解白刺叶衰老、实现白刺高效种植及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重要技术措施.
Effects of spraying 6-BA on senescence of Nitraria tangutorum leaves at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靳维、王晨林、任宇辰、张慧芳、杨秀清

展开 >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

白刺 6-苄基腺嘌呤(6-BA) 种植密度 叶衰老生理特性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项目

201901D111224201703D221009-3

2023

干旱区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干旱区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57
ISSN:1001-4675
年,卷(期):2023.40(1)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