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源区1980-2020年水沙变化规律

长江源区1980-2020年水沙变化规律

扫码查看
基于长江源区1980-2020年12个站点日降水及直门达站年径流及泥沙等数据,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和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源区土壤侵蚀、河道水沙变化及长时间尺度下与降水的耦合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长江源区年土壤侵蚀模数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且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71 t·hm-2·a-1,强烈及以上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源区东南部.(2)源区径流量显著增加(P<0.05),且2004年为突变年,含沙量和输沙量无明显变化趋势.(3)降水对径流和土壤侵蚀均有显著正向效应,解释度分别为70%、52.9%.径流和土壤侵蚀对输沙量变化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降水、径流和土壤侵蚀对输沙量变化的综合解释度达72.5%,结果可为流域生态工程实施效果的研究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Variation of runoff and sediment in the headwaters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1980 to 2020

姚春艳、刘洪鹄、刘竞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杨凌 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 7121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湖北武汉 430010

展开 >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 结构方程模型 气候变化 土壤侵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

U2240226

2023

干旱区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干旱区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57
ISSN:1001-4675
年,卷(期):2023.40(5)
  • 1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