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干旱区绿洲-城镇-荒漠景观演变及生态环境效应

干旱区绿洲-城镇-荒漠景观演变及生态环境效应

扫码查看
绿洲、城镇和荒漠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重要的景观类型,随着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选取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内绿洲-城镇-荒漠的景观组合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转型核密度与景观结构指数分析2000-2020年期间黑河流域绿洲-城镇-荒漠的时空格局与转型特征,借助多元回归树(MRT)模型探究三类景观转型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与景观转型生态贡献率揭示绿洲-城镇-荒漠景观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显示:(1)黑河流域荒漠广布,绿洲仅在中下游河道沿岸集中分布,城镇面积占比最小,其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与绿洲有紧密关联;(2)黑河流域绿洲-城镇-荒漠景观转型可概括为:农业活动主导期(2000-2005年)、产业快速发展期(2005-2015年)和发展转型协调期(2015-2020年);(3)气温、GDP、海拔、降水量是影响绿洲-城镇-荒漠景观转型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的主要因素;(4)2000-2020年期间流域景观转型以正的生态环境效应为主,耕地扩张是正效应的主导因素;耕地退化、水域减少与草地退化则是带来负效应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实施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Evaluation of an oasis-urban-desert landscape and the related eco-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an arid area

邹易、蒙吉军

展开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绿洲-城镇-荒漠 景观格局 时空演变 生态环境效应 黑河流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871074

2023

干旱区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干旱区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57
ISSN:1001-4675
年,卷(期):2023.40(6)
  • 2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