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象征性地区主义及其发生机制——以东亚和拉美为例

象征性地区主义及其发生机制——以东亚和拉美为例

扫码查看
伴随着20世纪以来地区主义实践的全球拓展,层次介于主权国家和世界体系之间的"地区"日渐成为国际政治的基本分析单元,形态各异的地区主义理论方兴未艾.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的张力意味着地区主义存在实质性与象征性的分野.所谓象征性地区主义即参与者不是为了真正履行地区制度安排的实质功能或实现区域一体化的价值目标,而是从技术或策略的角度将地区主义建设作为政治表达功能的载体或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性手段的地区主义实践.在东亚和拉美,象征性地区主义的核心特征是地区共同体建设进程中制度统合性的缺乏和市场向心力的低下,具体表现为复杂重叠的地区制度建设和"弱互补与强依赖"的地区市场.象征性地区主义产生的根源在于后发国家摆脱西方殖民体系以来国家建设的特殊需要,是主权巩固目标驱动下的实用主义决策.

陈型颖、王衡

展开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地区主义 建构主义 政治象征 国家建设 主权巩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8CZZ017

2021

国际论坛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论坛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64
ISSN:1008-1755
年,卷(期):2021.23(1)
  • 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