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早有"事实"之说,并在"虚-实"对应的话语框架中被国人长期使用.而清末对译英文"Fact"的"事实"则源自日本,构成"事实(客观)-理论(主观)"二元对应的话语框架.此框架被引入报界后,转化为新闻思想领域关于"事实"和"言论"关系的话语辨析,影响深远.清末侧重"言论"的作用,主张"言论为事实之母",民初则突出"事实"的地位,强调"言论必于事实上负责任".文章指出,两种"事实"概念在清末是分离的,至民初则结合到一起,它们最终促成彼时新闻界重"事实"轻"言论"的认知取向.此种取向,为"五四"时期新闻本位思想的兴盛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