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以组织之名:1940年代山东根据地"开会"的宣传动员机制

以组织之名:1940年代山东根据地"开会"的宣传动员机制

扫码查看
抗战时期,中共与农民建立起牢不可破的革命联系,其政策在地化的落实与民众动员值得探究.在基层的宣传动员过程中,上级如何与群众发生有效勾连?本文以山东根据地为例,运用地方档案展开论证.由于农民文盲比例极高,相较于报刊等文字媒介,"开会"成为乡村最主要且高效的宣传方式.基层干部、积极分子是会议动员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中共通过物色、教育、运用、整顿、吸收等步骤将积极分子纳入干部培养体系,通过周而复始的整风大会进一步巩固二者"组织人"的身份,合力作用于群众,在一次次会议中,逐步摧毁原有权力体系,掀起农民阶级的政治热情,使其产生精神上的凝聚,以及对中共政权的崇拜和认同.
In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the mechanism of publicity and mobilization of"meeting"in Shandong base area in the 1940s.

杨帆

展开 >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开会 宣传动员 积极分子 基层干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22)

22ZDA024

2022

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新闻界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41
ISSN:1002-5685
年,卷(期):2022.44(10)
  •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