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表达的具象度与距离感:危机传播模式中两个关键性变量的效应评测
表达的具象度与距离感:危机传播模式中两个关键性变量的效应评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危机回应是一种有说服力的沟通方式,是组织为了避免或减少舆论危机对其声誉产生不良影响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危机回应时组织应该"如何说"在很大程度上被研究者所忽视.本研究利用双重编码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传播表达模式的具象度对组织声誉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危机情境中组织采用高具象度的传播表达模式会给组织声誉带来积极影响,该影响是通过受众对回应信息的可理解性起作用的,但这一过程会受到距离感的调节.高具象度的危机回应将为被受众感知距离接近的组织带来更高的组织声誉;相反,低具象度的危机回应将为被受众感知距离遥远的组织带来更高的组织声誉.
外文标题:
The concreteness of expression and the distance perception:Effect evaluation of two key variables in the crisis communication model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付佳、喻国明
展开 >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危机回应
传播表达模式
双重编码理论
解释水平理论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
20BXW104
出版年:
2022
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新闻界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1.141
ISSN:
1002-5685
年,卷(期):
2022.
44
(12)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