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工智能赋能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研究

人工智能赋能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研究

扫码查看
在这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在这悠长的华夏历史当中,我们的祖先依靠他们的智慧在不同的载体上利用不同的形式将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行了艺术化的创作,这些独特的艺术在漫长的岁月长河当中充当了链接每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系带。这种承载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就是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各式各样的非遗文化仍在不同的地区散发着它们独特的精神光芒,成为凝聚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有力工具。而这样的优秀文化也需要与时代的发展不断结合,在新的时期用新的方式散发出新的生命力。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并且已经在不同行业中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尝试让人工智能赋能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证其在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给出切实的实践建议,使其在非遗的传承、教育、宣发以及数字化保护等多个方向都能够产生更多的可能。

胡杨、国成鑫、瞿飞云龙

展开 >

通化师范学院,吉林通化 134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工智能 活态传承与发展 数字化保护

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项目(2023)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项目(2024)

JGJX2023D511JJKH20240626SK

2024

产业创新研究
开益国际咨询研究中心(天津)

产业创新研究

CHSSCD
影响因子:0.193
ISSN:2096-4714
年,卷(期):2024.(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