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治理路径研究

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治理路径研究

扫码查看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作为首都核心功能的定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交通、医疗、教育资源的高度聚集以及产业的无序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城市病问题",并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非首都功能疏解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重要举措,对于首都核心功能的发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结构调适和功能整合的过程,表现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社会子系统分别对应着适应、目标、整合、维持、优化等五个功能。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在产业疏解与公共服务、政策配套、承接机制、政策执行、利益补偿等诸多方面存在失衡与失调。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需要进一步在理念层面、组织层面、机制层面、执行层面、技术层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李水金、欧阳蕾、费欢

展开 >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56

非首都功能疏解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调适 功能整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13&ZD03915JGB065

2019

管理观察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管理观察

CHSSCD
影响因子:0.252
ISSN:1674-2877
年,卷(期):2019.(3)
  •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