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凤梨叶缘变化规律及无性繁殖方式对叶刺性状稳定性的影响

凤梨叶缘变化规律及无性繁殖方式对叶刺性状稳定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不同凤梨品种叶缘变化规律,探讨叶刺性状在无性繁殖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以4种凤梨属植物共计14个栽培品种为材料,调查叶缘类型、叶刺形态,并以2个不同叶缘类型的品种为材料比较吸芽繁殖和组培繁殖对叶缘性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根据叶刺着生的位置、密度和有刺叶片所占比例等差异,可将凤梨植株的叶缘划分为完全无刺、仅叶尖有刺、偶尔有刺、偶尔无刺和全株有刺等5种类型;进而将凤梨品种划分为全株有刺、完全无刺和中间类型3类.全株有刺、完全无刺类型品种无论以吸芽繁殖还是组培繁殖,其后代叶缘类型稳定;而中间类型品种的无性繁殖后代则叶缘性状不稳定,即使以中间类型品种中完全无刺的吸芽进行繁殖,后代中仍然会出现仅叶尖有刺、偶尔有刺、偶尔无刺等3种叶缘类型的植株.叶刺是由叶片细胞向外延伸而形成,表面由一层较厚角质层所包裹,向上弯曲呈钩状,开张角度22°~55°,间距1.99〜9.72 mm,长1.14〜2.46 mm.将中间类型品种'MD-2'中的全株无刺类型植株通过"以芽繁芽"方式增殖8~10代时,所得组培植株的叶缘有刺率平均4.3%;若不加选择地使用无刺或有刺的吸芽进行组培,8~10代时有刺率达47.78%,有刺率与田间吸芽繁殖情况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按叶缘状况可将凤梨属品种划分为全株有刺、完全无刺和中间类型3个种,无性繁殖时中间类型品种的叶缘性状不稳定.
Leaf margin variation and the effect of asexual propaga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leaf thorn

李晶晶、何业华、栾爱萍、胡峰、曾晶、刘朝阳、张伟、吴竞、薛彪、韩玉琴、刘国华

展开 >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州510642

广东金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642

凤梨 叶缘类型 叶刺 组培繁殖 稳定性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东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

2018B0202020112018YFD10005042019YFD10005052019-73

2021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86
ISSN:1009-9980
年,卷(期):2021.38(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