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短枝型苹果杂种后代早期鉴别及评价

短枝型苹果杂种后代早期鉴别及评价

扫码查看
[目的]快速有效地筛选和鉴定短枝型苹果种质资源.[方法]以新红星和宫崎短枝富士的正反交群体为试材,调查了 658株3年生实生树的8项枝芽形态指标,然后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并在其10年生时进一步开展类型确证.[结果]节间长度、枝条基部粗度和萌芽率的次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枝条长度、平均成枝数、总芽数和尖削度的频数分布为偏态分布;采用概率分级法,设X±0.534 6S两个分点,将6项指标均分成3级,其中关于萌芽率、枝条长度及枝条基部粗度的分级或可应用于枝芽形态特征的评价;相关分析表明,枝条形态特征指标间信息重叠,单一指标不能直接或准确地评价枝芽特性,为此运用因子分析,将影响枝条形态的指标综合成为5类因子,即枝条的长度因子(短枝率、枝条长度、尖削度)、空间密布因子(萌芽率和平均成枝数)、节长因子(节间长度)、节度因子(总芽数)和粗度因子(枝条基部粗度).运用主成分分析对23个单株幼树期枝条的枝芽进行短枝型苹果形态指标的综合评价,后经成年期形态确认,发现这种评价能较好地区别短枝型与非短枝型植株,符合率为86.9%.[结论]采用概率分级的方法对苹果杂种后代枝条的萌芽率、枝条长度及枝条基部粗度进行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苹果杂种实生后代中短枝型种质,为苹果后代短枝型的选择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ogenies of spur-type apple(Malus domestica Borkh.)

张朝红、李扬、赵国栋、杨凤秋、陈东玫、张新生、赵永波

展开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066600

苹果 杂种 短枝型 形态 鉴别

河北省科学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省级预算项目河北省省级预算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C2018301006C19R0601F20E06001CARS-27

2021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86
ISSN:1009-9980
年,卷(期):2021.38(5)
  • 10